背部,背部美容,背部療程-最忙時兩名護士護理58名重傷員 |
【背部, 背部美容, 背部療程 , 美容中心, Beauty Centre, Back treatment, Thermage, thermage第三代, 背部護理, 背部暗瘡, 背部暗粒, 背部換膚, 背部去印, 護背】 凌晨1點鐘抵達成都,8點鐘進入工作崗位,9個小時一刻不得閑地護理、觀察受傷災民。有的護士長上午工作4小時後,夜間又值瞭9個半小時"加強班"。"來瞭就是來幹活兒的,這時候還分什麼職務和年齡?"哈醫大一院來川援助的護士對此早有準備。 一人圍著8名傷員轉 22日,中午,華西醫院。記者幾經輾轉找到哈醫大一院幾位護士。按照醫院安排,他們按專長分派到各個科室做具體護理工作,無論職務與年齡。 首先找到的是第一住院部日間病房骨科護士李艷輝。她所負責的病房共有8名傷員,從早晨上班一直忙碌著,換藥、監測血壓、沖洗傷口,定時為傷者翻身。見面後簡單打瞭個招呼,李艷輝便轉身投入工作。記者看到,患者傷勢都十分嚴重,有的整個小腿的肌肉幾乎被掀開,有的小腿上安裝著固定架。傷勢最重的一個小夥子失去瞭右腿,今年他才19歲。 與普通護理相比,李艷輝要時刻註意觀察這些重傷員局部血運,經常拉起傷者的手查看指尖顏色;對於一些大面積創傷、經過取皮抑制手術的傷者,還要時刻沖洗傷口預防感染和腫脹。因為前來增援的醫護人員對醫院環境不熟悉,華西醫院原有護士更多地承擔著取藥、配藥等工作,護理幾乎都由來援護士完成。 五旬護士長一線奮戰 記者說:"你們的工作強度太大瞭。"李艷輝的臉有些灰黃:"這算什麼,我們幾個護士長也一樣這麼‘骨碌’。" 在同一病房的另一個房間,工作的是哈醫大一院護理隊的領隊、48歲的腦外四科護士長馬曉燕。她不僅有著豐富的顱腦外傷救治經驗,而且在骨科工作多年。 "在這裡我就是普通護士。來幹啥來瞭,就是幹活兒來瞭。"馬曉燕說,她算是年輕的,這支隊伍的黨小組組長、哈醫大一院的骨科"老護士長"郭清陽已經51歲瞭。 在哈醫大一院首批來蓉的隊伍中共有21名護士,見到郭清陽,記者才知道這個單數的來歷。出發前,當郭護士長帶著醫院選定的本科護士開會時,得知災區最緊缺的就是骨科護士,她當即請纓隨隊出發。在來川的飛機上,周晉院長決定成立黨小組,郭清陽當選為組長。 這裡沒有一個輕傷者 也許因為面相太年輕,43歲的口外一科護士長郭偉光到達當天就在工作一上午之後又值瞭一個"加強班"。"可能因為我也在骨科幹過,護士長看我還不算太外行吧。" 當天晚上,華西醫院口腔科一共有44名傷員,由郭偉光和另一名"本傢護士"負責。當晚,該科又轉進瞭14名傷員。"我們這裡沒有輕傷的,稍輕一些、病情穩定的都會陸續分流到其他醫院。" 除此之外,病房中的患者還有很多要接受手術,護士必須做術前準備,術後接回時要加強護理和監測。郭偉光迎回"加強班"中最後一個手術患者時,已經是22日早晨7點半瞭。 相比之下,ICU病房的護士王慧似乎最輕松,她隻管一個病人。當記者讓醫生找她出來時,她隻在門縫裡打瞭個招呼:"現在太忙,午休時候再說吧。" 中午,王慧告訴記者,她護理的是一個12歲的小女孩,除瞭顱腦外傷之外,孩子的雙上肢骨折,意識不清。要手術治療,必須等到她的意識恢復,這個孩子極有可能被截肢。 到11時許,隊伍中唯一的男護士丁慶彬隨臺做瞭兩臺手術。他說,這不算很累。此時,手術室的"本傢醫生"告訴他,成批的重患隨時會到,該院一天最多做瞭286臺手術。 華西醫院院辦唐力介紹,截至22日10時,該院住院震災傷員共1971人,其中最大102歲,被埋時間最長達196小時。不過這個數字很快就會發生變化,每天都會有新的傷員轉到該院,好在全國各地的醫療志願隊在不斷進川,目前在該院的支援醫護人員已達280餘人。 標簽(Tag):護士汶川大地震四川地震地震 Tags: 背部, 背部美容, 背部療程 , 美容中心, Beauty Centre, Back treatment, Thermage, thermage第三代, 背部護理, 背部暗瘡, 背部暗粒, 背部換膚, 背部去印, 護背
|
- Mar 26 Tue 2013 16:48
最忙時兩名護士護理58名重傷員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